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A1阅读网 > 女频 > 都市 > 大北京里的小百姓

大北京里的小百姓

梧桐树作者 著

都市完结

有一类人叫做“北漂”,他们有的怀揣梦想,有的单纯为了来到大城市谋生,说到底是为了生活。姚强也不例外,他在十二年前成为了北漂大军中的一员,曾经幻想过在首都有一个家,可是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他有收获,有失意,但是唯独没能实现梦想。他就是偌大北京城中的一个普通小老百姓,在尝尽了人间百味之后,他离开了这座城市……...

来源:掌阅   主角:姚强,颜丽   23.8万字更新:2022-04-08 10:06:40

在线阅读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现实主义作品《大北京里的小百姓》是小编最近挖掘到的一部好文,著名小说家“梧桐树”的一部精品之作,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姚强、颜丽,以男主角的北漂经历展开,故事已经全面完结,讲述的是:有一类人叫做“北漂”,他们有的怀揣梦想,有的单纯为了来到大城市谋生,说到底是为了生活。姚强也不例外,他在十二年前成为了北漂大军中的一员,曾经幻想过在首都有一个家,可是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他有收获,有失意,但是唯独没能实现梦想。他就是偌大北京城中的一个普通小老百姓,在尝尽了人间百味之后,他离开了这座城市……

《大北京里的小百姓》精彩片段

在东便门公园稍作停留,他们驱车来到了正阳门。正阳门保存得比较完好,现在修葺一新,向游人开放。

这里现在是我国公路零公里起点。姚强给郭华照了几张相,就又向天坛公园赶去。路上又给郭华介绍道:“北京的城墙和城楼即使从明初的1368年算起,也有600年的历史了。然而,正当它刚满600岁之际,却在短短一两年之内突然消失了。代之而起的是平坦宽阔的二环路。

80年代以来,原来北京内城九个城门的原址,除了前三门之外,都建起了立体交叉桥。

昔日万夫莫开的雄关,变成了今日车水马龙的通衢,或许这就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具体象征?在同一个城市空间,双方恐怕是很难和平共处了。

台湾作家、影片《城南旧事》的原作者林海音,曾谈起她的一位老北京的朋友,当有人提议请这位朋友回北京看看时,

这位朋友沮丧地回答:‘北京的城墙都拆了,我回去看什么呢?’北京的城墙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,瑞典学者奥斯瓦尔德·喜仁龙在他1924年撰写的《北京的城墙和城门》一书中作了形象的描述:‘内城城垣,雄伟壮观,初看起来,它们也许不像宫殿、寺庙和店铺、牌楼那样赏心悦目,当你渐渐熟悉这座城市以后,就会觉得这些城墙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——幅员广阔,沉稳雄劲,有一种高屋建瓴、睥睨四邻的气派。’

“遗憾的是,许多北京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。同样是明清两朝的古建筑,天安门被推上了很高的位置,故宫、天坛等古建筑也得到了保护,就连长城也没有遭受多少人为的破坏,唯独北京的城墙在1969年差不多被全部拆除了,在‘深挖洞’的号召下,北京的工人、干部、学生和家庭妇女一齐上阵,打了一场‘人民战争’,挖下来的城砖大部分用来修了防空洞。历经六百年沧桑的老北京城墙和城楼从此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。”

今天路况好,没堵车。很快就到了天坛公园。司机停好车,在外面等候。姚强和郭华进去游览。

天坛坐落在北京外城的东南方,在永定门的东北方不远处。

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,每年要在天坛举行三次郊祭,皇帝亲临主祭,仪式十分隆重,所祭的主神称为“皇天上帝”。

每年正月十五皇帝要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,祈祷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,四月吉日到圜丘为百谷祈求膏雨;冬至日,再到圜丘举行告祀礼,禀告五谷业已丰登。

大祭时主祭皇天上帝,配祭列祖列宗、日月星辰、云雨风雷。

天坛从明永乐四年(1406年)开始设计施工,直到永乐十八年才建成,历时十四年。天坛占地44亩,比故宫大两倍多,是我国现在最大的坛庙建筑群。

天坛的东、西墙与北墙之间是圆弧形。南墙与东、西墙则以九十度角相接。这种上园下方的布局象征着天圆地方。

明初时这里是天地合祭之地。后来在北郊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(地坛),天坛才成为专门祭天的场所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

都市小说排行

人气榜